初秋的北京,天气微凉,但在城北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馆内,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,雪白的剑道上,十几个身着白色击剑服、头戴护面罩的小小身影,正手持花剑,或弓步直刺,或防守还击,金属剑身碰撞的清脆声响、脚步移动的摩擦声、教练的指导声与孩子们偶尔发出的清脆笑声交织在一起,充满了活力与希望,场边,一位气质干练、目光专注的中年女性正静静观察着,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欣慰与期待,她,就是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在过去一段特殊时期之后,她最为挂怀的,正是如何让这些曾经离开剑道的孩子们,重新找回那份纯粹的运动快乐。
“对我们而言,当前最重要的任务,不仅仅是恢复训练,更是要修复一种连接,一种情感,我们要让孩子们感受到,重回剑道,不是一种任务或压力,而是回归一种他们真心热爱的、能带来快乐和成长的‘乐园’。”王钰在接受专访时,语气温和却坚定地道出了她的核心理念。
后特殊时期的挑战与机遇

回想起那段训练被迫按下“暂停键”的岁月,王钰坦言,那是对全行业的一次严峻考验。“线下活动全面停滞,俱乐部面临运营压力,教练员队伍需要稳定,而最让我们揪心的,是孩子们。”她说,“击剑是一项高度依赖场地、实战和氛围的运动,长时间的隔离,不仅可能导致技能生疏,更危险的是运动习惯的中断和兴趣的消褪。”
危机中也孕育着转机,王钰观察到,那段时期,公众对于健康、对于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“家长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,他们意识到,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,更是塑造品格、调节情绪、学习规则与礼仪的重要途径,这为我们击剑运动的推广,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社会心理基础。”
正是基于这样的洞察,当社会生活逐步回归正轨,王钰和北京市击剑协会的同仁们,迅速将工作重心调整到“引导回归”与“重塑热情”上。

“快乐击剑”:理念的深化与实践
“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”,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,而是王钰及其团队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下的具体体现,在王钰看来,击剑运动内在的“贵族气质”与礼仪规范,固然重要,但对于广大青少年参与者,尤其是初学者和低龄孩子而言,首要的是兴趣的引导和成就感的获得。
“我们坚决反对急功近利的‘锦标主义’。”王钰强调,“特别是对于刚刚回到剑馆的孩子们,如果一开始就施加过大的竞技压力,进行枯燥的重复性训练,很容易让他们产生畏难和厌烦情绪,那将是得不偿失的。”
为此,北京市击剑协会积极引导下属会员单位和俱乐部,在恢复初期,优化课程设置,创新教学方法:
王钰分享了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故事:一个名叫昊昊的八岁男孩,之前因为一次比赛失利有些沮丧,加上训练中断,对击剑失去了热情,不愿意再穿击剑服,复课后,教练没有强迫他,而是邀请他做“小助手”,帮助新来的小朋友穿戴装备,并在游戏环节中让他担任队长,慢慢地,昊昊在带领团队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重拾了自信和笑容,主动要求回到剑道。“他是队里最活跃的分子之一,你看,有时候快乐和兴趣的回归,需要的是耐心和方法的转变。”
协会的引导与支持
作为行业引领者,北京市击剑协会在王钰的推动下,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,将“快乐击剑”的理念落到实处。
在赛事活动安排上,协会优先恢复和打造了一批面向青少年的、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感的品牌活动。“小小剑客闯关嘉年华”、“亲子击剑体验赛”等,这些活动弱化了竞技排名,强调了家庭参与、团队合作和自我挑战,深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。
加强教练员培训,更新教学观念,王钰认为,教练是传递击剑快乐的关键一环。“我们定期组织教练员研修班,不仅培训最新的技术要领,更重点交流青少年心理学、沟通技巧以及趣味教学方法,鼓励教练们成为孩子的‘伙伴’和‘引导者’,而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者。”
协会还利用新媒体平台,制作推送了一系列展现击剑乐趣、解读击剑文化、记录孩子成长瞬间的短视频和图文内容,在社会层面营造积极、阳光的击剑运动氛围,吸引更多孩子了解并走进击剑世界。
超越竞技:击剑带来的综合成长
在王钰看来,让孩子们享受击剑的快乐,其意义远超出运动本身。“击剑被称为‘格斗中的芭蕾’,它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、反应速度和协调性,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诸多宝贵品质。”
她详细阐述道:“剑道上瞬息万变,要求孩子高度集中注意力,这有助于改善学习中的专注度;每一次进攻与防守,都需要在电光火石间做出决策,锻炼的是独立思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;比赛的输赢,则是进行挫折教育的最好课堂,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,保持平常心;而严格的击剑礼仪,如赛前敬礼、赛后握手、尊重对手和裁判,更是塑造孩子谦逊、守礼品格的重要方式。”
“当孩子真正从心底热爱这项运动,享受这个过程时,这些品格的养成将是水到渠成的,我们能看到,很多练击剑的孩子,在生活中也表现出更强的规则意识、自律性和抗压能力,这才是体育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。”王钰补充说。
未来的展望
展望未来,王钰对青少年击剑的发展充满信心,她表示,北京市击剑协会将继续深化“快乐击剑”的理念,推动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提高的协调发展。
“我们希望,击剑场不仅能培养出未来的冠军,更能成为滋养无数孩子健康、快乐成长的沃土,让每一个拿起剑的孩子,都能在每一次弓步冲刺中感受到力量与优雅,在每一次成功防守后体验到智慧与喜悦,在与伙伴的交锋中学会尊重与友谊。”王钰动情地说,“看到孩子们戴着护面,但我们能听到他们的笑声,能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——那就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、持续探索的快乐,是我们不变的初心与使命。”
采访结束时,训练馆内的课程也接近尾声,孩子们在教练的带领下,整齐地向国旗、向教练、向对手行礼,然后欢快地跑向场边等待的家长,兴奋地分享着今天的“战绩”,王钰站在门口,微笑着与每一个离开的孩子道别,那一张张汗涔涔、红扑扑的小脸上,洋溢着的,正是她最希望看到的、属于运动的最纯粹的快乐,这快乐,在清脆的剑声回响中,愈发显得珍贵而充满力量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